灌水法壓實度檢測儀(灌水法)灌水法試驗
2.操作步驟
2.1在面積約40×40cm的一塊的地面剷平▩│✘▩。檢查填土壓實密度時╃·,應將表面末壓實土層清除掉╃·,並將壓實土層鏟去一部分(深度視情況而定)╃·,使試坑底能達到規定的深度▩│✘▩。
2.2將測點處的地面整平╃·,並用水準尺檢查▩│✘▩。
2.3按下表規定確定試坑尺寸▩│✘▩。滄州路儀試驗儀器有限按確定的試坑直徑確定坑口輪廓線╃·,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的深度▩│✘▩。將坑內的試樣裝入剩土器內╃·,秤試樣質量▩│✘▩。取代表性試樣測含水率▩│✘▩。
灌水法壓實度檢測儀(灌水法)試坑尺寸與相應zui大粒徑
| 5(20) (mm) | 40 (mm) | 60 (mm) | 200 (mm) | ||||||||
直徑(mm) | 150 | 200 | 250 | 800 | ||||||||
深度(mm) | 200 | 250 | 300 | 1000 |
注↟╃◕✘:經多次試驗認為╃·,試坑直徑取zui大粒徑3-5倍╃·,坑深為直徑的1.5倍時為zui宜▩│✘▩。
2.4試坑挖好後╃·,放上相應尺寸的套環╃·,並用水準尺找平▩│✘▩。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膠薄膜沿坑底▩••、坑壁緊密相貼▩│✘▩。
2.5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╃·,擰開儲水筒內的注水開關╃·,將水緩慢注入塑膠薄膜中▩│✘▩。當水面接近套環上邊緣時╃·,將水流調小╃·,直至水面與上邊緣齊平時關注水開關╃·,不應使套環內的水有溢位▩│✘▩。持續3~5min╃·,記錄儲水桶內水位高度▩│✘▩。(因在實際操作中用注水筒讀取數值難以掌控╃·,故用秤水質量來代替注水筒讀取)
3.計算
3.1按式(3.1)式計算試坑體積
V=(H2-H1)Aω-V0 (3.1)
式中 V——試坑體積╃·,cm3;
H1——儲水桶內初始水位高度╃·,cm;
H2——儲水桶內注水終止時水位高度╃·,cm;
Aω——儲水桶斷面積╃·,cm2;
V0——套環體積╃·,cm2▩│✘▩。
3.2按式(3.2)▩••、式(3.3)計算溼密度和幹密度
ρ= (3.2)ρd=
(3.3)
式中 ρ——溼密度╃·,g/cm3;
ρd——幹密度╃·,g/cm3;
ω——含水率╃·,%▩│✘▩。
計算至0.01 g/cm3▩│✘▩。
3.3本實驗需進行兩次平行測定╃·,取平均值▩│✘▩。
附↟╃◕✘:相對密度計算公式
Dr=
式中 Dr——相對密度;
——zui大幹密度╃·,g/cm3;
——zui小幹密度╃·,g/cm3;
——控制幹密度g/cm3▩│✘▩。